治理“报表”乱象,为基层干部减负
2025-05-19 10:38:03? ?来源:东南网 责任编辑: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|
上午发通知下午就要交,身份证号就有6种填报要求,相同信息重复填、多头报,有的地方一年要报送的表超2200份……一段时期以来,因填表报数催生的怪象频出,成为基层负担中的顽瘴痼疾,饱受诟病。近年来,中央出台系列举措,坚决反对随意填表报数的形式主义做法,各地探索治理初见成效。“为表所困”既是基层减负之困,也是基层治理之弊,如何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?记者进行了调查。(5月17日 新华网 ) 基层报表是上级部门了解民情、制定政策、开展工作的基础,其重要性当然不容小觑。但是,繁多的报表和频繁的材料需求,导致一些基层干部不得不“围着表格转”“困于材料之中”,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,甚至无奈地自嘲为“表哥表姐”。这不但侵占了基层干部的宝贵的精力和时间,还削弱了他们为民办事的热情。 把不合理的表“拦下来”,为基层干部解困,让他们从容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,真正为人民服务,这成了众多基层干部的呼声。对此,不少基层认为,要想彻底治理“报表”乱象,切实减轻基层的“报表”负担,不妨建立基层报表“三化”机制——即标准化、信息化、简约化。 首先,报表标准化。各地不妨可以建立报表清单,没纳入清单的报表,须报政府部门审核报表合理姓,然后按“一事一报备”来处理。然后再在报表的格式、内容和上报频率做出限制,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,让基层干部有章可循,有据可查,敢对重复性、不合理的报表说“不”。 其次,报表信息化。这是指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。各地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,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建立报表、数据信息库,推动“一次填报,多方共用”。如此一来,可以实现报表的在线填报、自动汇总和分析,进而提高报表效率,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。 最后,报表简约化。这是要求上级部门在布置报表工作时,要注重实效,避免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减少不必要的报表和材料需求;能从数据库抽取的,绝不麻烦基层干部,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。 繁多的报表、各异的要求、重复的填写、多渠道的报送......这些荒谬的报表问题困扰着基层干部,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效率。它们成为了基层治理的“数据肠梗阻”,反映了“以表格材料论政绩”的错误理念,助长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风气。因此,我们必须强化治理,让基层干部摆脱繁重且不合理报表的束缚,全身心地投入到常规工作中。(黄齐超)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